人民至上是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 论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彰显政党性质,也体现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始终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上。2020年“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10类41项民生实事工程全部兑现”;“十三五”时期“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在75%以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些标志性成果无一不在生动展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彰显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集中体现省委省政府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有力部署和生动实践。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青海各族群众汇聚的民生需求点都是经济发展着力点、社会建设切入点,都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结合点”、担当作为的“兴奋点”。“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力争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到2035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2021年“实施好10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这些新鲜出炉、直抵人心的庄严承诺、民生考卷,必将极大激活我们全面改善、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奋斗激情和冲天干劲。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的期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民生绝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纯福利”。实际上,把人民的事办好了,把百姓的困难解决了,经济增长就有持久的动力。人民至上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时时、处处、事事实实在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新时代,我们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众志成城、感恩奋进、节用裕民,坚持就业优先,兜牢民生底线,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健康青海,繁荣文体事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利益愈发成为发展的底色,让更多人的“更加”幸福由期盼变成可亲、可感、可以触摸的美好现实。(青海日报评论员)
原文链接:http://jtyst.qinghai.gov.cn/companynews/snyw/2021-03-02-135761.html
上一篇:219亿!今年7条公路有望开建
最新加入
2025-10-11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业繁...
2025-10-10李强会见朝鲜劳动党总...
2025-10-10江苏扬州 诗画美景韵...
2025-10-10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铁先...
2025-10-10优化运输组织 守护出...
2025-10-10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行...
2025-10-10国庆中秋假期民航运输...
2025-10-10第100趟“我的韶山...
2025-10-10强化综合服务 应对返...
热门资讯
2021-04-07[湖北]省道路运输事...
2021-03-27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
2023-07-1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
2025-02-08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
2021-03-23长江沿岸公司实地勘察...
2021-03-2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
2021-04-09市交通局党委专题学习...
2021-04-01[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1-03-24交通运输部点名曝光安...
2021-03-16成达万高铁获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