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上的生态答卷:铁路部门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注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引着中国在发展与环保之间寻找最优解。当钢铁巨龙穿梭于青山绿水间,铁路部门用钢轨丈量生态保护的深度,用桥梁架起绿色发展的通途,书写着一份独特的“两山”理念实践答卷。
在崇山峻岭间,铁路建设者将生态红线化为不可逾越的施工底线。成昆铁路复线穿越大小凉山时,为保护珍稀植物攀枝花苏铁,工程团队通过优化线路设计,延长3.8公里的隧道穿行,有效避开了攀枝花苏铁的主要分布区;西成高铁跨越秦岭时,采用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群设计,减少了对秦岭生态环境的切割,让朱鹮等野生动物保留完整栖息地。这些看似“绕路”的选择,守住了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铁路网的延展,成为激活生态资源的“金钥匙”。铁路部门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等地牛羊肉生产企业提供食品冷链运输服务,让草原牛羊肉通过冷链专列直达沿海地区人们的餐桌;在云南省,大瑞铁路打通横断山脉,使保山小粒咖啡摆脱“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越来越多的生态产品通过钢轨转化为经济效益,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绿色转型中的铁路,积极践行环保理念。从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采用永磁牵引技术有效降低能耗,到铁路货场积极推广电动装卸设备,再到铁路部门全力以赴推动“公转铁”运输……这些案例背后是铁路对“低碳发展”的执着追求。当钢轨与鸟鸣和谐共存,绿色已成为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从秦岭深处的“静音隧道”到青藏高原的“环保驿站”,从货运列车的“公转铁”升级到旅客列车的“无纸化”出行,中国铁路的每一公里延伸,都在诠释着发展与生态的辩证关系。这条钢铁大动脉上奔涌的,不仅是人员与货物的流动,更是对“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让绿水青山永续,让金山银山惠民,在钢轨与自然的交响中,奏响新时代的绿色乐章。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2000-55899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9-30粤港澳大湾区狮子洋大...
2025-09-29华东空管局培训中心培...
2025-09-29江西空管分局联合多家...
2025-09-29湛江空管站开展民航通...
2025-09-29河南空管分局举办20...
2025-09-29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赴...
2025-09-29江西空管分局顺利完成...
2025-09-29东北空管局曾军副局长...
2025-09-29管理局调研“乌鲁木齐...
热门资讯
2021-04-07[湖北]省道路运输事...
2021-03-27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
2023-07-1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
2025-02-08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
2021-03-23长江沿岸公司实地勘察...
2021-03-2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
2021-04-09市交通局党委专题学习...
2021-04-01[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1-03-24交通运输部点名曝光安...
2021-03-16成达万高铁获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