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高度智升级 跨线可“借”电
记者王肖丰驻江苏首席记者施科通讯员林可欣
地铁靠什么驱动?电力。
受电弓与车顶上方接触网“牵手”,城市电网的电力传到列车上。
“地图上动态光束,代表电流从这个主变电所流向地铁2号线和7号线。主变电所相当于一个能源中转站,将高压电流转换为可供地铁使用的电流,为列车运行以及车站照明提供能源。”在江苏省南京地铁线网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打开都市圈线网智能电力调度系统(简称智能电力调度系统),点击三维地图上的“所街主变电所”,就能看到电的流向、使用情况。
这样科技感满满的情景在以前很难想象。
传统的电力调度模式是按线路调度,只采集本线路的电力数据,对其他线路不可见,跨线路调度存在信息不对称、权限不对等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南京地铁等单位联合研发了智能电力调度系统,可对地铁线网电力集中调度,实现全景监视和直接控制,具备了跨线操作基础,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线网级电力调度系统。
该系统接入南京地铁13条线路的电力监控系统,实时采集线网内19个主变电所、375个牵引降压变电所、1450台变压器等所有供电设备的信息,并通过对线网供电系统的完整建模,实现调度方案管理、智能告警、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等功能,提升调度分析决策能力,提高供电系统运营效率,相当于为电力调度配备了智慧“大脑”。
近年来,随着地铁织线成网,地铁的供电系统也向网络化发展。提高全线网供电灵活性,处理好支援供电、故障恢复供电等应急操作,依靠人工经验、单线管理系统就显得负荷过重。
智能电力调度系统给出了新路子。该系统可根据实时数据调度,在具备一定安全裕度的情况下,出现电力故障的线路可向临近线路“借”电,避免“一刀切”降级运行,不影响乘客出行。
未来,南京地铁将加强轨道交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加快创新场景推广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8月7日6版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8/7/art_41651_113181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10-05靖江公路分中心多举措...
2025-09-30粤港澳大湾区狮子洋大...
2025-09-29华东空管局培训中心培...
2025-09-29江西空管分局联合多家...
2025-09-29湛江空管站开展民航通...
2025-09-29河南空管分局举办20...
2025-09-29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赴...
2025-09-29江西空管分局顺利完成...
2025-09-29东北空管局曾军副局长...
热门资讯
2021-04-07[湖北]省道路运输事...
2021-03-27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
2023-07-1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
2025-02-08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
2021-03-23长江沿岸公司实地勘察...
2021-03-2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
2021-04-09市交通局党委专题学习...
2021-04-01[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1-03-24交通运输部点名曝光安...
2021-03-16成达万高铁获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