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风采 > 正文

【最美公路人】省公路局玉溪公路局通海公路分局秀山公路管理所云岭工匠胡思秀创新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4-07-11 来源: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近日,全国第二届“最美公路人”名单发布,省公路局玉溪公路局通海公路分局秀山公路管理所云岭工匠胡思秀创新工作室被推选为“最美公路人”团队。

  

  荣誉榜

  2017年,发明制作“便携式碎石快速烘干机”和“便携式沥青加热运输装置”,适用于各类道路的修复使用。

  2019年,研发“移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机”,进一步提升沥青混合料现场拌合的便捷和高效。

  2020年,研发“移动式再生料沥青混凝土拌合机”,做到了节约成本,提高了旧料再生的使用效率。

  以上4项发明先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23年,研发“一种移动式再生料拌合装置”,获省公路局“四新”技术“五小”活动实用可推广项目,能适应不同路面变化时对支撑板的平稳支撑且调节方便。现在正在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利用移动式再生料沥青混凝土拌合机处理路面病害(压实)

  工作室所在的秀山公路管理所,六次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21年被评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2023年被评为“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多次被省公路局、玉溪公路局评为先进站所、先进党支部。胡思秀同志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云南省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云岭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所长胡思秀讲解移动式再生料沥青混凝土拌合机研发使用

  一系列成就和荣誉的背后,体现的是养路工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秀山公路管理所成立于1992年,是省公路局第一个成规模的机化站。自2020年4月授牌组建以来,“胡思秀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公路养护技改攻坚、技能培训和成果推广,充分发挥工作室传、帮、带作用,为公路养护“人才兴路”战略实践持续发力。

  现场教学,发挥示范引领

  工作室团队组织玉溪公路局所属基层机械能手,在公路养护黄金季节积极开展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劳动竞赛,做好各类养护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开展现场操作培训和教学,在全体职工中掀起“学技术、练本领、比贡献、创一流”的热潮,推进公路养护各项生产任务高效完成,以实绩服务社会。

  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储备

  将理论培训与工作实践融为一体,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储备。近年来采取一对一方式开展师带徒传技43人,开展机械操作培训12场次,116人次参加,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和技能大比武活动。加强对职工的指导,不断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使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建功立业成为常态,提升和推动玉溪公路技能人才储备。

  

  积极开展“四新”技术和“五小”活动,师带徒、传帮带传授养护技改知识

  技术攻关,实现自我突破

  工作室加强技术技能提升和创新指导,以技术攻关为手段,在创新性解决生产难题中实现自我突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带领团队骨干队员14人,在公路养护生产中进行技术攻坚,先后技改并推广了“便携式碎石快速烘干机”“便携式沥青加热运输装置”“移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机”“再生料拌合机”“挖机铲斗技改”“多功能拌合设备”“振动式布袋除尘器”等机具设备,研发具有行业特色的技改成果5项,并将研发设备在玉溪公路局推广使用,有效推动了公路养护效能提升,彰显了职工自主创新、积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更激发了团队干事创业的热情。

  示范引领,带动品牌效应

  通过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辐射作用。5年来,胡思秀同志先进事迹和“胡思秀创新工作室”多次受到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人才战略的品牌效应深入人心,树立了爱岗敬业、奋力奉献的公路人榜样,有力传播了新时代公路人奋发有为的形象。秀山公路管理所职工多次被上级授予“文明标兵”“青年岗位能手”“云南交通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在全局举办的各种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创新推广现场会,管理所职工多次为各兄弟单位讲解、示范养护生产过程中总结的养护操作技能和先进经验,在全局推广运用。

  

  及时清理暴雨后巴金线K1832+500处边坡塌方落石

  “胡思秀创新工作室”团队作为基层公路人,始终心怀脚下的路、手中的道、心中的德,将坚守“养好人民公路、服务人民群众”的坚定信念,胸怀“国之大者”,继续一往无前。为民生,守护康庄大道;为社会,秉承工匠精神;为国家,恪守使命勇当开路先锋。


原文链接:http://jtyst.yn.gov.cn/html/2024/xingyexinwen_0708/31324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