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发展低空经济 竞逐“天空之城”
现磨热咖啡“从天而降”,搭乘观光直升机赏风光,利用农业无人机实现精准作业,打个“空中的士”上班避开早高峰……近年来,越来越热的低空经济赋能交通物流、文旅融合等新场景,为发展打开新空间。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持续打造“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空间是宝贵资源,未来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空间的争夺。低空经济正是“向空间要效益”。依托低空空域,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低空经济涉及旅游观光、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领域,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发展低空经济,通俗地说,就是把“路”修到低空,寻求新的“致富空间”。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万亿至5万亿元,蓝天与地面之间,又一个万亿级产业正在崛起。
当全球不少国家都在角逐低空经济“赛道”时,“我们在新赛道上不能掉队”。南京成立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生态;无锡以丁蜀机场为支点,“撬动”低空业务发展;苏州太仓发布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我省各地抢抓这一新兴产业“风口”,竞逐“天空之城”。
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低空经济蕴含无限可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低空飞行”才刚刚起步,必须从基础环节入手,立足于补短板、固长板,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实现低空经济高质量“起飞”。
低空经济能“飞”多高,要看“底盘”稳不稳。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软硬件基础和配套设施,尽快建立健全低空领域行业标准体系,以保障低空飞行的安全和有序。比如,建立全国低空空域统一时空框架标准,加强对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监管与责任追究,关注低空飞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等。今年1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为相关产业穿上法治“防护衣”。未来,需要更完备的基础设施、更精确的行业标准、更完善的管理制度,夯实发展“底盘”,助力低空经济安全“高飞”。
低空经济能“飞”多远,要看“动能”足不足。低空经济一端牵着先进制造业,一端连着数字经济、新消费业态,没有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和一流的创新动能支撑,难以实现突破。着眼长远,要组建技术创新联盟,通过集聚力量、攻坚克难,突破通用航空器整机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要为低空经济装上“数字大脑”。推动构建支撑低空经济的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推进低空经济与物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期待各地抢抓“风口”,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完善地方性法规,开发特色应用场景,让低空经济动能更足、“飞”得更远。
本文刊于《新华日报》2月20日5版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2/20/art_41651_111537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10-13李强同朝鲜内阁总理朴...
2025-10-11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业繁...
2025-10-10李强会见朝鲜劳动党总...
2025-10-10江苏扬州 诗画美景韵...
2025-10-10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铁先...
2025-10-10优化运输组织 守护出...
2025-10-10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行...
2025-10-10国庆中秋假期民航运输...
2025-10-10第100趟“我的韶山...
热门资讯
2021-04-07[湖北]省道路运输事...
2021-03-27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
2023-07-1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
2025-02-08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
2021-03-23长江沿岸公司实地勘察...
2021-03-2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
2021-04-09市交通局党委专题学习...
2021-04-01[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1-03-24交通运输部点名曝光安...
2021-03-16成达万高铁获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