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快建设内河水运强省
发布时间:2024-01-14
来源: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滚滚长江,流经安徽,形成一条黄金水道,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铜陵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达1028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03万标箱,外贸进出口吞吐量41.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83%、7.47%、33.15%,跻身全国内河亿吨港口之列。
芜湖港抢抓安徽省首位产业发展机遇,积极优化服务,开拓市场。2023年实现汽车滚装量21万辆,同比增长8.8%,连续3年刷新历史记录;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78%、193.76%,均创历史新高。
安庆港是长江安徽段上游“第一港”。随着江淮运河的通航,安庆港作为江淮联运的中转枢纽地位凸显。“我们重点瞄准两个方面,一个是散货船的中转过驳功能,一个是集装箱去往上游的中转枢纽。” 安庆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守国介绍,从江西等地过来的水泥、黄沙、石子等建筑材料通过江淮运河进入合肥、皖北地区,需要大船换小船,散货要中转过驳。同时,合肥的白色家电等产品沿江而上,销往武汉、重庆等地,要小船上大船,集装箱需要在此中转。
安庆港将瞄准江淮联运枢纽目标,做好“水水中转”大文章,提升港口发展能级,积极打造以集装箱、商品汽车等货种为主的江海联运,建成内畅外连的江海联运枢纽。
安徽襟江带淮,江淮运河通航后打通南北水运大通道,水运优势进一步凸显。近年来,“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内河航道主骨架加快形成,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和合肥江淮联运中心等“两枢纽一中心”港口体系全新升级,协同沪苏浙加快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通航能力大幅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进一步放大优势、补齐短板,提升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一纵两横”骨干航道网能级,发挥江淮运河航运价值,构建干支衔接、内联外畅的干线航道网络,推动长江安徽段航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内河水运强省,打造向海而兴产业发展高地。(记者 范克龙)
原文链接:https://jtt.ah.gov.cn/xwdt/mtjj/1221105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10-13李强同朝鲜内阁总理朴...
2025-10-11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业繁...
2025-10-10李强会见朝鲜劳动党总...
2025-10-10江苏扬州 诗画美景韵...
2025-10-10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铁先...
2025-10-10优化运输组织 守护出...
2025-10-10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行...
2025-10-10国庆中秋假期民航运输...
2025-10-10第100趟“我的韶山...
热门资讯
2021-04-07[湖北]省道路运输事...
2021-03-27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
2023-07-1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
2025-02-08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
2021-03-23长江沿岸公司实地勘察...
2021-03-2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
2021-04-09市交通局党委专题学习...
2021-04-01[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1-03-24交通运输部点名曝光安...
2021-03-16成达万高铁获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