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08 国道改线工程发现1300多处文物发掘点
7月26日,中交集团在山西临汾国道108项目施工地举办“交筑·路通古今”媒体开放日活动,在项目施工现场薛庄文物发掘地和1#梁场,探秘文物挖掘背后的故事,以及项目建设者在文物保护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
山西临汾108国道改线项目施工现场薛庄文物发掘地。任丽娜摄
国道108线襄汾-曲沃-侯马过境改线工程是山西省重点工程,建设主体为临汾市人民政府,临汾公路分局为实施机构,中交一公局集团为中标社会投资人,采用PPP模式建设,全长约67.7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大中桥19座、互通7处、收费站1处。
该项目地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的山西省,地上地下文物众多。在进行国道108升级扩容施工的同时,做好文物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建文表示,项目施工前,将考古前置,避开了陶寺、丁村、侯马晋国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区域。截至目前,在薛庄文物发掘地,已经发掘出300余座战国早中期墓葬。
中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第一时间邀请地方文保单位现场踏勘,制定方案,快速打通20余条发掘进地便道。同时,还在发掘现场竖立围挡、搭建防雨棚,安排专人值守远程监控设备,倾力守护历史文脉。
山西临汾108国道改线工程沿线文物发掘现场。任丽娜摄
据悉,山西临汾国道108改线项目工程全线共发现涉及周、汉、明、清等朝代1300多处文物发掘点,出土铜器、陶器、瓷器等各类器物1857件(组)。
除文物遗留点多之外,国道108项目还需克服环境敏感点多、涉铁交叉点多,交通导改难、征地拆迁难、协调进地难、材料保供难等困难。其中,设计路线与既有铁路4次交叉,分别是3次采用转体T构上跨施工和1次采用下穿施工,是项目施工重难点。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减轻山西临汾南部地区的交通压力,进一步提升沿线通行能力,对改善沿线城区环境,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http://jtyst.shanxi.gov.cn/jtzx/sxhyyw1/202307/t20230727_90145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10-05靖江公路分中心多举措...
2025-09-30粤港澳大湾区狮子洋大...
2025-09-29华东空管局培训中心培...
2025-09-29江西空管分局联合多家...
2025-09-29湛江空管站开展民航通...
2025-09-29河南空管分局举办20...
2025-09-29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赴...
2025-09-29江西空管分局顺利完成...
2025-09-29东北空管局曾军副局长...
热门资讯
2021-04-07[湖北]省道路运输事...
2021-03-27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
2023-07-1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
2025-02-08党史学习教育在行动:...
2021-03-23长江沿岸公司实地勘察...
2021-03-2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
2021-04-09市交通局党委专题学习...
2021-04-01[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1-03-24交通运输部点名曝光安...
2021-03-16成达万高铁获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