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网上调查 > 正文

新版赵州桥落户山西

发布时间:2022-08-25 来源: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5道“飞虹”跃潇河,120个门洞排长阵,一湾绿水映长桥。8月17日2时,在位于太原市小店区最南端的洛阳村,随着混凝土收面完成,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山西省首座大跨度拱桥——太原市滨河东路南延项目跨潇河特大桥顺利合龙,雏形显现,为全线如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铁十二局担负的滨河东路南延二期工程施工四标段施工线路全长138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含道路、桥梁、排水、电力工程等,项目总投资4.8亿元。“其中,跨潇河特大桥设计为城市景观桥,其造型与世界闻名的赵州桥相似,又通过现代工艺彰显独特魅力。其结构高度高、跨度长,为全线重大节点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项目部组织精兵强将汇聚团队合力,攻坚克难,为大桥合龙创造条件。”该项目经理郭继祥介绍。

  此桥总长982米,主桥长360米,宽43.5米。两侧引桥长622米,宽30.5米。主桥为连续5跨的传统拱形桥,其跨径组合为50+80+100+80+50,最大跨度为100米。针对该桥为上腹拱桥,梁体高度变化大,墩顶处梁高8.5米,跨中梁高2.5米,梁底曲线采用了悬链线结构,保证了结构安全性。主桥桥墩为直径0.85米的实体墩,墩高9米,分两次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了桥墩质量。各桥墩中间开设大小不一的门洞120个,强化了景观效果。施工中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桥体古朴典雅,具有历史厚重感。承台下设30根直径1.5米的桩基,深入地下66至75米,扎稳了大桥根基。

  该项目于2021年9月底开工,中铁十二局集团市政公司建设者发扬铁道兵精神,连夜进场施工,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完成了458根桩基施工。“在地下水位高、潇河水流量大的复杂地质环境下,经多方协商研究、论证计算,顺利完成大跨度现浇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施工,桥梁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郭继祥介绍。他们克服强降水、河道施工、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推进项目如期实现了桩基、承台、墩柱等下部结构以及现浇梁混凝土浇筑等上部结构施工节点目标。项目共浇筑混凝土约11万立方米,使用钢筋2万多吨。同步进行雨污水管线、电力管线、热力、自来水、煤气等专业管线的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达1100多人。

  “施工难度最大的100米长主跨最高点达8.5米,施工线型控制难,增加了桥顶板挂架、铺底模和钢筋加工等难度。”郭继祥介绍,项目部精细工艺,将6米长的方木截成1.2米长,一截截地拼接。克服工作面滑等困扰,针对坡度大,混凝土流动太快,采取一点点地往上浇筑,杜绝了混凝土外流。主桥全幅共计8个施工节段,6个后浇合龙段,其中边合龙段4个,中合龙段2个。施工顺序为先边跨后中跨,边跨张拉完成后浇筑中跨混凝土。因为夜间气温最低,混凝土的收缩率最小,为此合龙段选择在夜间浇筑,浇筑前后浇段均采用劲性骨架进行约束,待混凝土凝固达到标准参数之后,再将劲性骨架拆除。系列举措精准控制了大桥线型,最终完工的梁底曲线平滑优美,达到设计要求。

  项目总工程师陈顺元介绍,为确保施工顺利浇筑,项目部从工序衔接、物资供应、设备配置、安全质量控制、后勤保障等方面入手,精心编制施工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施工中加强安全交底、技术管控和物资储备,科学统筹,强化精细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施工中,桥架上设防坠网,杜绝施工物件坠入河流;以密目网覆盖土壤,避免扬尘;对污水回收处理,保护水清岸绿。

  项目工程部部长王任重介绍,项目部在桥梁支架上方底板处对施工缝隙全部采用木楔进行加固,确保桥梁底板线型及施工安全。采用钢板支护及膺架上跨河道,膺架基础采用14至32米长螺旋管,保证潇河水流通畅。施工中搭设支架12.5万立方米,用钢量达4800吨。大桥为预应力体系,针对梁体顶板、底板有齿块,钢绞线采用穿束机,实施智能张拉、智能压浆。

  中铁十二局建设者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确保了跨潇河大桥顺利合龙,正在全力推进桥面铺装和配套设施作业。滨河东路南延二期工程全线预计于8月底建成通车,届时,将大大拉近太原市城区和清徐县的时空距离。 (赵桂军)

  


原文链接:http://jtyst.shanxi.gov.cn/jtzx/sxhyyw1/202208/t20220819_69672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