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风采 > 正文

那巴项目雪原深处 有一支青年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1-12-03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银蛇舞高原,旌旗映天山。

  冰封阻流水,云散净蓝天。

  11月的天山,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间“青年突击队”那鲜艳的旗帜格外醒目,这就是设计那巴公路第三标段的勘察现场,高耸的塔架和着机器的轰鸣声响彻雪域,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勘察设计事业部岩土工程研究所的钻机正在作业,隆隆的声响仿佛正在演奏着一曲华彩乐章。 

  处变没有“惊”

  10月底,察汗努尔达坂勘察钻探工地。

  “今天钻机钻取的岩土层,是提取关键岩心数据的重要时刻,请大家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绝不能出现任何失误”钻探小组四班长杨龙正表情凝重的下达当日的工作任务,钻机操作手李永明和班长双手击掌说道操作术语,“边唱边做,规范操作!”

  “钻杆深度第15米,准备提杆取芯!”

  这时突然钻机熄火。

  “怎么回事?”

  “报告班长,由于天气太冷,发动机油管冻裂了,这会儿机器里的油已经漏完了。”

  “李永明你去帐篷把咱们所有备用的油管拿过来,以后天气会更加寒冷,咱们还得多准备点低温下易坏的钻机零件,一定不能影响工作进度。”

  进入10月底,气温已低至零下20摄氏度,钻机中的液压油易冻结、发动机开机困难、河水已完全冻结,钻探用水无法保证,低温下钻机零件易坏等问题频频发生,钻探工作十分困难,面对这些突发的问题时,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积极与钻机队沟通,一同面对困难与挑战,在青年突击队与钻探队的共同努力下,所有遇到的困难也迎刃化解。 

  热血抢跑“加速度”

  自标段开工以来,公司领导多次深入项目现场,指导现场查勘工作,优化勘察方案,提出宝贵意见。自今年6月起,先后派出10名精兵强将赴一线作业,他们平均年龄28岁,由李铭、赵伟两名党员任组长的带领下,地勘组全体成员每日早出晚归,在平均海拔3100~3300米的山区工作。高海拔山区工作耗氧量大,紫外线强度高,许多队员的面部与手都出现了紫外线晒伤的现象,不同程度出现了蜕皮等现象,但他们不忘初心和使命,秉承着新交科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承载着满满的责任感,按期完成外业工作是使命和责任。

  天山腹地的冬季,风雪交加是经常事,队员们面对零下20多度的严寒,岩土所的青年突击队员们不畏严寒,不等不靠,在凛冽的寒冬中,用一腔热血力争跑出前期勘察设计的“加速度”。

  为保质保量高效完成任务,项目组每天对现场钻探施工、取芯质量、岩芯摆放、施工记录、工艺流程,安全环保等各个环节详细检查记录,充分发挥新交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各标段勘察工作中名列前茅,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那巴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厅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党委的引领下,在勘察设计事业部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发挥青年突击队模范作用,弘扬工匠精神,为全区高原、高寒、高海拔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题贡献新交科方案。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刘琪)

   

   

   

   

   


原文链接:http://jtyst.xinjiang.gov.cn/xjjtysj/yxfc/202112/c8ebf7805fde409e84b4f3daccd8d3e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